中文
登录
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工业交换机
SDN
配件
所有技术解决方案
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
汇聚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
移动路由器
行业精选路由器系列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无线控制器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无线管理与应用
云桌面
云终端系列
云主机系列
云桌面软件系列
配件系列
服务产品
安全
大数据安全平台
下一代防火墙
安全网关
检测管理安全
安全服务
安全云
所有技术解决方案
软件
身份管理
安全管理系列
运营管理系列
身份中台
所有技术解决方案
服务产品
基础实施服务
基础维护服务
运维管理服务
整网服务
安全服务
备件与扩容服务
培训与认证服务
官方商城
尊龙时凯睿易
体验中心
尊龙时凯AI应用
网络研讨会
无线城市作为“十三五”规划中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形象地称为现代城市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历经多年的发展,无线城市建设的产品和技术已臻于完善。然而,在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方面,大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进入到后期运营中,由于缺乏持续维护、不断优化的资金和动力,导致网络质量逐渐下降,用户体验越来越差,很难做到持续惠民。
1、是什么影响无线城市项目的持续惠民
无线城市项目不是简单地投入多少资金做多大规模的Wi-Fi覆盖,而是一个涉及到建设、运营、维护、优化等具备完整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由于项目建设没有系统性考虑,不少无线城市项目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问题,最终渐渐变成虎头蛇尾的面子工程。
无线城市建设项目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有:
2、多角度解读无线城市建设
无线城市建设项目为了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可以从项目参与方、项目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几个方面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考虑。
(一)、无线城市项目参与方
无线城市项目的发起方通常是地方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下属的经信委、信息中心、智慧办,以及相关委办局单位。无线城市项目的参与方包括:承建方(包括运营商、集成商和提供资源的第三方机构、热点覆盖场所的业主单位等)、设备厂商、运营方(可能由承建方运营,也可能第三方公司运营)。
(二)、无线城市项目建设模式
通常无线城市项目建设模式分为:
由于无线城市网络需要依托运营商的传输和通信资源,无线城市项目建设主要是政府招标运营商和政府委托运营商两种项目模式。按照资金给付方式,可以分为项目建设模式和政府采购服务两种建设模式。
建设模式 |
特点及优点 |
问题和不足 |
项目建设模式 一次给付资金 |
政府采用项目招标方式,按中标价格给建设方提供资金。 ①建设方可以根据建设成本进行报价,便于项目建设开展。 ②前期可提供相对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 |
①建设方追求利润,建成后运维和优化投入较少。 ②新增区域或覆盖需要重新规划设计,甚至重新招标。 ③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优化或拆闲补忙。 |
采购服务模式 分期采购服务 |
政府按采购服务方式给付建设资金,并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 ①项目可以早期开始,不同运营商可广泛参与。 ②建设方可以获得长期建设维护资金。 |
①通常需要建设方垫资,项目进展比较缓慢。 ②需为多方参与建设制定统一标准的实施和对接方案。 ③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优化或拆闲补忙。 |
▲ 无线城市项目建设投资模式比较
无线城市主要覆盖开放的公共区域,商业Wi-Fi所采用的后向增值运营方式一般不适合公益性质的无线城市项目,仅凭后向运营很难支撑无线城市项目后期运营成本。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政府主管部门也意识到政府资金对提供公益免费上网的无线城市项目的重要性。
从表一的两种投资模式比较可以看出:无线城市项目规划需要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综合考虑无线覆盖和运营平台、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网络优化等成本比例。由于分期采购服务方式能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所以服务按年的服务采购方式更有利于无线城市网络长期运营。无线设备使用寿命一般在五年左右,除了设备之外的管线杆路资源成本各地所有不同,可分拆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单独估算。结合无线城市项目的公益性和后期运维及优化成本(对指定覆盖区域进行拆闲补忙还应提供补偿部分工程费用),项目按20%折现率、动态回收期四年比较合适。即每年按项目建设成本的30%支付服务费(考虑到第一年建设成本支出压力大,第一年可按40%支付)比较合理。
(三)、无线城市项目建设方案组成
无线城市项目将面向市民、政府(投资方)、运营商(或承建方),因此项目方案需考虑市民、投资方、建设方三类用户需求。
角色 |
需求 |
市民 |
①.安全可靠、公信力强、骚扰小 ②.接入方便,信号稳定、区域广 ③.网速快、特色内容有吸引力 |
政府 |
①.集中管理运营,实施呈现管理服务指标 ②.安全审计、合规上网 ③.便捷地提供便民服务 |
建设方 |
①.部署方便 ②.简单运维 ③.增值运营 |
▲ 不同用户眼中无线城市的需求
为满足市民、政府和建设方需求,无线城市项目组成包括场所无线覆盖、城域传输平台、后端管理服务平台两部分。
基于场景的无线覆盖
无线城市场所无线覆盖主要包括热点场所接入网络汇聚、场所AP安装和信号覆盖,其中室外场所安装涉及复杂的管线、杆路、取电等资源协调和租用,AP信号覆盖则需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相应的地勘设计:
面向机场/车站/广场等复杂环境,尊龙时凯灵动天线技术让信号随终端移动,让终端在各位置均有良好的无线信号,并且单AP有效接入上百个终端。
面向医院病区,尊龙时凯医疗零漫游方案实现移动查房、病房外网、移动医护/物联网三网合一。
面向商业街区/城市道路/城市公园,尊龙时凯室外AP兼顾性能和美观,内置灵动天线全向无死角、无灯下黑,无线桥接、蓝牙网管、安装快速便捷。
面向中小商铺和商场,尊龙时凯提供精准广告推送、微信吸粉、微信认证、地图导航定位、客流分析等公有/私有Wi-Fi云服务。
无线城市城域传输平台
无线城市城域网承载平台主要和运营商等有传输资源的第三方合作。根据WLAN网络结构和转发模式,WLAN网络包括接入、汇聚(AC、认证代理等)和出口三个部分,转发模式包括集中转发和本地转发。如果希望整合多厂家WLAN设备,从热点场所接入到统一的城域传输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比较合适,这样有利于整个无线城市项目形成统一技术标准,实现统一portal认证推送、统一运维管理、统一出口日志审计。
在运营商选择方面,要考虑到无线城市项目的公益性,选择与政府主管部门能保持良好沟通的运营商。运营商也应当在无线城市项目中考虑项目的公益性,克服项目建设前期资金困难等压力,和地方政府形成紧密长期合作,建设维护优化好无线城市网络,使得无线城市项目不仅仅是提供公益免费上网的无线覆盖,更应该成为政府主导的行业信息化基础平台。
可运营的管理服务平台
早期以“免费上网”为目标的无线城市项目,没有针对场景的地勘设计、没有统一的规划建设、各单位各自为政,热点区域AP信号干扰严重。因为缺乏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所以面对“信号时有时无、接入不顺畅、网速慢”等投诉时,无线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方显得无从处理。因此,目前政府在建设无线城市项目时都会考虑建设统一的“无线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对不同参与方建设的无线网络进行统一的服务质量监控。
无线城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除了满足基本的运营管理指标之外,还应该按照业务通用模式输出相关接口标准,整合多运营商、多厂家无线设备接入。可运营的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统一portal认证推送、统一运维管理、统一出口日志审计:
通常“无线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用政府招标,投标方多为有商业Wi-Fi运营开发经验的团队,完全基于项目需求单独定制开发。事实上,在无线城市项目建设中,有些平台开发团队对城市级Wi-Fi网络了解不深,甚至对运营商级Wi-Fi网络通用标准了解不多,往往基于功能实现自成一套体系,这样的平台与网络对接的过程中都会有较大阻力。因此,无线城市的管理服务平台应考虑“统一认证、统一运维、统一出口、安全合规“等方面的整体集成能力,要借鉴运营商WLAN大网建设经验和接口规范,形成支撑城市级网络规模的能力。
3.写在最后的建议
点击阅读这里,了解尊龙时凯无线城市解决方案!